娜迪雅說:「比起個人的痛苦,我覺得我的民族遭到這樣的迫害與侵害才是更大的的悲傷」
她是把她的悲傷化為力量,希望全世界聽見,
她甚至因此而成為難民們希望一般的存在,即使這一切都不是她願意的。
記錄:2019/11/27 13:30 新北市婦女中心《倖存的女孩》《On her shoulders》
《倖存的女孩》英文片名為《On her shoulders》,我覺得英文名更可以表現這部片想傳達的旨意,
映後座談時說到片名是源於娜迪雅所寫的書的譯名,這就可以理解了。
娜迪雅為雅茲迪人,原住在伊拉克的村莊,映後座談有簡單聊到雅茲迪人,他們為少數民族,
信奉的其實也算是伊斯蘭,但他們沒有讀古蘭經,反而是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他們的文化與宗教,
在伊斯蘭眼裡他們就是如同異教徒的存在,而雅茲迪人卻生活在伊斯蘭的周遭,
因此而成為伊斯蘭迫害的對象,也說到若仔細去研究雅茲迪的歷史,
他們好似一直都是被迫害的對象,挺可憐的。
娜迪雅與周遭雅茲迪族的村莊在2014年8月3日遭到迫害,數千民村民遭綁架或殺害,
男性與年紀較大的婦女大多第一時間就被殺害,其餘女性則遭綁架、性侵、囚禁,
很多女性成為性奴,包刮十幾歲的小女孩,以及當時二十一歲的娜迪雅。
娜迪雅逃出後,在難民營居住約一年,接著與千名女性一起被帶至德國接受心理治療,
但娜迪雅覺得不快樂,因為還有許多村民仍持續遭受迫害,她決定讓世界聽見她的聲音,
她在電視台、在電台、在演講會,甚至在聯合國多國首領的面前說出她的故事與訴求,
但她想聽到的聲音與消息卻遲遲難以到來——讓人們理解雅茲迪族正在遭受的事情、
住在難民營的同胞們所面對的處境、讓這樣悲傷的種族侵略不再發生.......等,
這樣的改變是要長期去面對與處理的,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擔在了一個現在才二十六歲的年輕女孩身上。
想起在《皮囊》看見的一句話:「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」,
讓娜迪雅說出她所遭受到的事情,其實是非常殘忍的,
她需要一再的去回想,想起她的十八個家人遭受殺害,
她曾被強姦與監禁,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都還再面對這樣的問題。
就好似新聞上某些記者毫無水準的問題:「妳曾遭受過什麼」、
「他們是怎麼強姦你的」、「你的感受如何」,一再一再的被揭傷疤,
而她希望的詢問卻很少出現:「雅茲迪族該面對的未來」、「該如何接收與容納難民」、
「如何讓這樣的歷史不再發生」等問題。
人們聽見了她的聲音,她以為這樣問題就可以有所改變,
但人們大多只是來來去去,聽完後講點故事心得,接著拍拍屁股漸漸忘卻這個故事。
娜迪雅還是依然會在電台與某些片刻流淚哭泣,因為那樣的悲慟實在太過沉重,
她才二十一歲就需要面對這樣一件重大的事情,
但娜迪雅說:「比起個人的痛苦,我覺得我的民族遭到這樣的迫害與侵害才是更大的的悲傷」
她是把她的悲傷化為力量,希望全世界聽見,
她甚至因此而成為難民們希望一般的存在,即使這一切都不是她願意的。
她也想過著樸實的生活,在她的那個小村落,
她只想當個平凡的美容師、運動員、農夫,或其他什麼,
反正不想當難民,也不想當倡議者,若她可以選擇,誰會想選擇這樣艱困悲痛的人生?
但她不得不,若她不站出來,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世界的某個角落,發生著這樣慘絕人寰的事情。
很喜歡導演拍攝的角度與方式,
片中從來沒錄下她曾在那些媒體面前所說出的:「他們是如何強姦你的」這般讓人抓狂的言論,
若真的放進了電影裡,那這部電影跟那些噬血開咬的人們有什麼區別呢?
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或許是導演對娜迪雅的溫柔也說不定,
導演看見了年輕女性在向惡人對抗的勇氣與堅強,
當然也有她的哀傷與她所面對的困難,而這也是導演想讓我們看見的。
或許聳動腥羶色的標題與故事,在賣慘的同時,會更容易抓取眾人的目光,
若換以雅茲迪族所面對的種族迫害這樣的標題與內容,很多人可能覺得太過無趣而跳過這則新聞與時勢。
即使是以這樣吸血鬼的標題吸引住人們的目光,我覺得若能讓更多人關注與知曉這件事,
或許也不能說是一件真正的壞事,雖然這樣的方式實在太傷害娜迪雅了,也非常心疼她,
她不只要面對她心中的苦,還需要面對人們施予她的。
不過她確實也認識到一些很好的人,很心疼她,會盡力給予她協助的人們,想把她當作家人疼愛的陌生人們,
因她的故事而潸然淚下的人們,世界也有溫暖,雖然很多時候,世界的真實模樣會讓我們不寒而慄。
很多人告訴她,希望她快樂,她可以結婚,可以在德國居住,有個加拿大的家等著她,
但她搖頭,還這麼多人生不如死,她怎麼可以快樂呢?
娜迪雅一開始也不是那麼會說話的一個人,
她需要不斷的訓練,不斷的去述說她的故事,在不同場合在不同的限制時間內完成她的訴求。
她不知道,為什麼想表達她的訴求需要那麼多複雜的事情糾纏,
她需要在同樣有訴求的人們裡,讓人們記住她,她才能在更多更大的場合表達自己,
遑論她還需要面對她心裡的許多障礙,這實在太難了。
她也曾想過放棄,但沉靜過後,覺得事情還沒出現轉機,她不能就這麼不管了。
她真的是很偉大的人阿,即使她覺得在還未達成目標前,她都是沒用的。
令人高興的是,娜迪雅也辦了個基金會,現在仍為了難民而持續努力,
2017年聯合國也創建了蒐集雅茲迪族遭受迫害的小組,雖然要達到娜迪雅希望的結果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電影裡印象深刻的是,在一次分享會上,站在看台下的一位難民說:「我覺得2014年那次是第一次種族迫害,
而歐洲則是第二次種族迫害,族人分散各地,我們需要聚在一起,這樣才能團結。」
雖然有出於人道關懷而接收難民的國家,像是德國、希臘、加拿大等國,
但也因此讓難民們放散在各地,如同雅茲狄族這樣的少數民族來說,確實像是一次種族迫害了,
對於難民的收容與措施,以及後續處理也是很大的問題啊。
非常推薦這一部電影,娜迪雅還自己寫了一本書,是關於她自己的故事,也讓我很想讀一讀。
這部電影太多層面的東西可以拿出來討論,我寫出的東西還只是鳳毛麟角呀!
這是一部給我許多感受的電影,若有機會請一定要去看看!
相關文章:〈讀書紀錄〉娜迪亞.穆拉德《倖存的女孩》.世界冷漠殘暴,但也富有溫暖
留言列表